社区团购最近很火,我们投研圈已经有不少研究员做过研究,分析师报告已经连篇累牍,该领域的“专家”也最近爆红。本周末一篇《我在长沙待了7天,亲历社区团购巨头如何打巷战》的文章更是被不断刷屏,折射出大家对于这个领域的空前关注。
这篇文章写的很好,大致描述了美团拼多多滴滴在长沙大举围剿兴盛优选,手段当然不外乎这些互联网企业一贯的方法:引流、砸钱、补贴、地推,从所谓“团长”到供应链和物流体系,都在迅速的渗透和圈地。文章讲到,在长沙以及周围十几个城市,几大互联网巨头的比拼正硝烟弥漫,每进入一个城市发展业务被称为“开城”。多么霸气的叫法,充满着攻城略地的快感,像极了当年蒙古铁军横扫欧亚大陆的气势。
从开始关注社区团购,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心中有些不解,这篇文章更是加重了这种不解。社区团购这种模式其实并不复杂:由团长(一般由楼下便利店、物业等人员组成)组织TA自己的私域流量,在团购网上平台下单,货品一般为蔬菜生鲜和日常生活标品,然后团购企业将订单数据发送到供应商,供应商将货品物流运输到前置的仓库和服务站中。与传统的商超和便利店销售方式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供应链节点前移使得库存水平降低,从物流管理的push方式向pull方式转移(这也是我本科学习过的知识)。
从这几家互联网企业的角度,无非就是以下考虑:(1)焦虑社区团购成为一个零售新变局,而自己错过,也可能错过更好的估值?(2)将自己的平台流量增加一个变现途径;(3)发展一块新业务,哪怕亏损,也要在风口上,以维持自己的估值。他们看到了社区团购可能的潜力:湖南的兴盛优选GMV今年预计400亿,全国可能空间8000亿,1%的远期利润空间就是80亿。
从用户的角度,无非就是(1)在目前阶段,买菜的价格相比超市低了不少,因为有巨额补贴;(2)可以节省十几分钟去楼下买菜的时间。但其实可能并没有节省时间,因为用户要网上参团、下单、关注群消息和交流、提货等,如果总算的话可能并没有节省时间,甚至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吧。
这些互联网巨头现在烧了多少钱呢?拼多多已经在很短时间内给出了10亿补贴,滴滴的CEO更是放话“投入不设上限”,美团将“坚定投入足够资源”。而这才只是在一个省份若干城市的开始,可以想象,这些巨头的总投入将至少以几百亿计,甚至1000亿。相信明天某团Q3的业绩会上,很多人会问这个问题。
几百亿上千亿人民币烧进去,只是为了给小区居民更便宜的送菜。就像前几年的共享单车大战,数千亿人民币的烧钱,只为了节省最后1-2km的脚程,最终大多数资源都被证明是巨额的浪费。意义何在?
我们的这些互联网科技巨头始终关注着的所谓商业模式创新,并孜孜不倦。眼里始终盯着他们APP上用户那点柴米油,并将传统零售视作血拼对象,热衷于抢份额。
我最近2周刚好在读《光刻巨人:ASML崛起之路》这本书,书中详细讲述了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阿斯麦)的不断烧钱投入研发、持续艰苦创新和几代人的不懈坚持,最终获取了光刻机这一领域绝对市场地位(全球市场份额超过90%)的科技传奇故事。而阿斯麦在1980-1990整个研发年代里烧钱的金额都没有超过1亿美金(当然这是30多年前的1亿美金),换来的就是全球光刻机的绝对领先地位,而现在ASML已经每年投入20亿欧元以上做硬核的研发。对半导体行业有基本了解的同学都知道光刻机是个什么概念,实际上如果没有阿斯麦、GCA、尼康这些科技企业推动光刻机不断向前发展,半导体芯片不可能遵循摩尔定律飞速发展,我们全球人民今日都不可能用上如此高效低价的智能手机和电脑等电子产品,人类的发展要缓慢很多很多。当时,ASML这么多年的市值也充分体现了资本市场对于它的认可。
其实在欧美日,不只有这么一家传奇、伟大的科技互联网企业,仙童半导体、英特尔、AMD、微软、苹果、谷歌、英伟达等等,包括中国台湾的台积电、最新的宠儿Tesla,随便哪家都是深刻的改变了全球的科技互联网产业,很多都是凭借着一己之力在推动整个人类的科技进程在往前推进,也真实深刻的时刻在改变着世界。
国内的投资圈最近也一直调侃,中国的两大科技:酱香型科技和浓香型科技。这也折射出中国科技行业的落后。作为公募基金经理,其实大家也很想投资真正的科技企业(这也是我读书学习这些领域的原因),但看来看去,我们有自己的ASML、谷歌、微软么?我们倒是有一些少数的科技设备企业在快速发展,却被资本市场始终诟病估值太贵。但在我看来这根本不是估值太贵的问题,而是这些企业的未来科技前景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
回头再看看我们这些互联网巨头企业,除了盯着自己app上那点用户、不断补贴上千亿人民币,就为了便宜快捷送菜之外,真的很想知道,他们有没有投入一点底层的基础研发,我说的是真正的科技,而不是大数据分析自己那点用户的买菜习惯。
愿景和使命是一个企业、一个人最终的驱动力。海外这些伟大的企业无一不有着远大清晰的愿景,最重要的是他们始终能够言行如一,坚持向前。随便举个例子,ASML的愿景“通过我们的技术来驱动人类更好的生活质量”、Tesla的愿景“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过渡”,等等,而这些企业的绝大多数个商业战略都是始终如一在朝着愿景在前景,而看着我们这些社区团购的血拼大战,实在是看不出这能够折射出什么样伟大的愿景。
当然,科学家也要买菜。人类需要能够仰望星空的硬核科技企业如ASML、需要真实拓展边界的全球性互联网企业如Google,也需要便捷的生活服务。只是我们每个企业、国家和社会的资源是有限的,将有限的资源却巨额的浪费在共享单车、给社区用户送菜上面,却在半导体芯片、基础科学研发上投入不多,无法不让人唏嘘。当然这背后也有很明显的商业逻辑:将送菜这种生意做通赚钱容易,投入科技研发却很难短期赚钱。
2018年遭遇困境的时候,很多人指责《腾讯没有梦想》,或许我们的大多数互联网企业都应该问一下自己除了送菜,还有没有别的梦想?
-完-
风险提示:文中所提及公司和个股、行业均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投资,风险自负。